2006年12月5日星期二

有关瑜伽的问答(一)

问:你好,我注意到去练瑜伽的男士很少,男的瑜伽老师也很少,你能介绍一下自己吗,你怎么会进入瑜伽这个领域,怎么会当瑜伽老师的呢,你以前有体操和舞蹈方面的背景吗?

答:好的。我们可以过会儿再谈男士和瑜伽的话题,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至于我自己,我想最简单的回答是,现在我觉得学瑜伽和教瑜伽是最适合我的生命状态的事。我从小到大一直在学各种东西,做各种选择,但一直没有获得过在瑜伽当中的那种全然的投入感和满足感,是瑜伽才使我的生活有了一种质的飞跃和改变。在小学里我有过一次机会去少体校学体操,但我没去,因为我母亲要我好好学音乐,我从没有接触过舞蹈。

问:你在接触瑜伽之前学过干过些什么,能谈谈吗?

答:我和我哥哥的童年都是在我母亲严厉的约束下学习音乐中度过的,这是我母亲对于我们的希望,但只有我哥哥实现了她的期望,他现在还在纽约继续当他的音乐家,他是一个很好的大提琴手。所以我也是从五岁开始学小提琴,这是因为大提琴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太大了。那时我母亲拿着一把裁缝量尺寸的竹尺监督我练琴,我不记得我挨打或哭过多少次。后来我回想其实我心里是爱音乐的,但因为它所需要的机械训练使我受苦,我便自然会有抵触。从本质上说我不是那种非常刻苦勤奋的人。这样一直到初中,我的兴趣转到了绘画上面,也许这时我母亲也已经疲倦了,她尊重我的兴趣,找了老师让我学习绘画。后来我进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当了教美术设计的老师。有意思的是在美术学院里我又想改当诗人。你看,我想很多人都熟悉这种年轻时的浮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无法为自己做选择,所以父母为孩子做选择是对的,但孩子大一点以后就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现在我明白我童年在音乐当中受的苦都没有白费,实际上没有任何努力会白费,即便我们没有立刻看到成果。 我们所有的行为、努力或欲望都会在我们的心田里播下种子,然后会在以后的某个时刻以某种意想不到的形式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我想我在艺术方面的背景使我更好地理解了瑜伽当中的“无为”、或非功利性,瑜伽是当之无愧的艺术,从绘画和音乐的本质上来说,艺术是非功利性的。“无为”的意思并不是什么也不用做,而是你在做的时候并不渴望占有或享受你的成果,而且在你的活动没有结果的时候,你也继续做你该做的事情,认真地完成你的职责。在佛教和瑜伽哲学当中都有的“业报或因果”概念无非是指,当我们出于利己的功利性的动机去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产生了业报,而其结果无论好坏,都是一种对自我的束缚,因此瑜伽提倡的是把行为和活动当作一种对他人的服务来做,当作自我的净化的过程来做,这就是“业瑜伽 karma yoga”的概念。

问:那么你母亲从小让你学音乐也是功利性的啦?

答:是的,可以这样说,她希望我继承她的事业,以后有工作,等等,这些都是功利性的。但是由于我当时很小,我没有功利性的态度,而且音乐的美本身也是非功利性的。所以我对音乐的非功利性态度一直保持到现在,而且我在瑜伽的唱诵中发现了音乐和瑜伽之间的关系。对声音(曼陀罗)或音乐的专注和冥想,Nada Yoga,是瑜伽中高层次的练习。所以,我们引申说下去的话,一个人即使带着功利性的态度开始练习瑜伽也没有害处,应当受到鼓励。恐怕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开始瑜伽的,但在一段时间以后,如果你非常认真地练习,而且够聪明的话就会意识到,瑜伽能给予我们的远远超出身体上的好处。其实,身体的轻盈,心情的放松,精力的旺盛等等只是瑜伽的益处的开端,或副产品而已。大多数人就只能停留在这一步,但如果所有人包括老师都停留在这一步的话,那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yoga,而只有bhoga(享乐)。在瑜伽中,身体的训练是为精神的/灵性的训练服务的,而这意味着摆脱享乐的执着和蒙蔽。生命有比“舒适”更深刻的体验。我们这个时代,至少目前在中国,最可悲的就是对瑜伽不求甚解,随便就把瑜伽归类为一种特别的减肥术,或是一种躯体上的摆弄和柔软,如果你的身体是僵硬的你就和瑜伽无缘。在所有的杂志,报纸,灯箱,电视,广告中,所谓的瑜伽师们纷纷竭尽所能做出令人膛目结舌,匪夷所思的高难度自虐姿势,以便吓倒大众。即便从市场的角度,我仍然不明白这背后是什么策略。这是一个荒唐幼稚的恶性循环,首先是瑜伽教师自己缺乏足够的知识和自信,认为必须要用高难度的姿势来吓唬学生和大众才有安全感,而学生从中得到的是对瑜伽非常扭曲的理解和印象,这反过来使市场需求那些符合这扭曲印象的老师,因此这又迫使所有的老师变得更扭曲。其结果让瑜伽变成一种可悲,令人生厌和疲惫不堪的东西。

问: 那么你所谓的瑜伽更深层次的好处是什么呢? 瑜伽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答: 瑜伽是个梵文词, 意思是连接,结合,这意味着建立或者说恢复一种失落了的关系,而在这种关系中,我们和自身、他人和环境处在一种真实的,完整的,和谐的生命状态中。这种状态不是外加的而是我们本有的东西,只是给躯体化/物质化的知觉蒙蔽了。在帕檀迦利的《瑜伽经》一开始,他就解释说瑜伽是一种对我们的知觉和意识的控制,以使我们的内心变得平和纯净,这样我们就能生活在真实的、灵性的自我中,否则我们的心就注定会为物所转,为境所迷,为情所困,为苦乐所惑。这种对自我的迷惑就是生命痛苦的本质,而所谓痛苦就是由这种迷惑导致的种种表现和挣扎。一切痛苦的根源是对自我的愚昧。这几千年前写下的教导仍适用于今天。因为科技的发达并未消除痛苦,今天的人失恋时仍然和一千年前失恋时一样痛苦。现代的生活是如此忙碌和复杂,实际上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并没有在“生活”,而只是“谋生”。谋生和生活有天壤之别。教育绝大多数教你的只是如何谋生的知识,也就是如何击败别人的知识,而不是如何生活,如何爱护别人的知识。其结果便是苦闷和不快乐。你有没有注意一下地铁高峰时段的人的表情?一天还未开始,他们个个都拉长了脸,想着今天要面对的搏斗和挣扎。而瑜伽教你的是如何用和谐的方式去生活,体位的练习是训练如何首先和自己的身体、四肢、呼吸和专注力保持和谐的关系。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然后就是对心灵/心意的控制,这才是瑜伽练习的核心,也是自我转变的手段。除非我们愿意净化自我,否则要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在等待别人改变,等待男友会更爱我,等待太太变得更温柔,等待孩子变得更听话更有出息,等待老板变得更善解人意,这种对他人赐予的幸福的等待恰恰使我们失去幸福和自由。

1 条评论:

海原 说...

"我们所有的行为、努力或欲望都会在我们的心田里播下种子,然后会在以后的某个时刻以某种意想不到的形式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 非常非常同意,生活中看似无意却巧妙的安排总是令人有会心感触,虽然总是在回头的时候才得以领悟,也还是一种极大的满足。 任何时候的任何一种感悟,都是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