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2日星期一

苦和涩的瑜伽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东坡《水调歌头》

卢梭在他的《忏悔录)中说他在十六岁时,就渴望“离弃”整个世界。如果我们内心从未产生过对物质生活的怀疑、唾弃和过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渴望,这是由于两个原因:
1)麻木不仁
2)从未看到或有人告诉我们还有一种这样的生活存在

其结果也有两个:
1)我们从不欣赏或在物质生活中感到满足
2)我们失去了理解另一种生活的机会

但除非我们曾经“唾弃、离弃”过世界,或相反,被这个世界“唾弃、离弃”过,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过这个世界的生活的意义,也没有真正深刻地欣赏、珍惜或客观地评价人间、尘世或所谓的世俗所包含的一切的能力。和某样东西保持距离,这是你理解它的前提。

如果瑜伽师被认为过的是一种非主流的另类的生活,那么整个印度、韦达的文化就是一种离弃物质世界的文化。如果严格的按照传统、印度、西藏、尼泊儿和泰国等类似文化体系中的男子,生命的第一阶段是“brahmacharya”,即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父母成为一个出家的“贞守生”,去修院或庙宇和古茹住在一起,学习经典并过一种苦行、勤奋和弃绝的生活。(这和当今父母对待小孩的方式恰好相反)这种童年经历将给一个人的一生造成深远的影响。这样的人成年后无论表面上卷入物质生活多深,他心里始终知道,有另一种生活存在。而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称为“sannyasi”,即托钵僧,这时一个人可以有资格完全平和地离开世俗活动,只在至尊的喜悦中寻求快乐,而没有丝毫“高处不胜寒”的顾虑。

印度阿育韦达的饮食文化中,健康完整的饮食要包含六种味道即:酸、甜、咸、苦、辣、涩。先上的是苦味和涩味的食品,然后是咸、酸和辣的食品,最后以甜味结束。这和人的一生的味道类似。苦味和涩味对我们的感官具有控制和收敛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感官最饥饿、最活跃、最贪婪时候先要用苦味控制住、镇住它们,因为这会让感官变得敏感和有力。相反,感官的放纵是迟钝和软弱的原因。瑜伽师对感官有他自己的”用法“,因为他知道感官是他体验和进入瑜伽境界的工具。一个真正的瑜伽师即使选择生活在世俗中,他过的也不是世俗的生活。因为世俗的生活,无非就是不同层面的“感官的世界”。

但在生活中,有多少人会主动地选择先品尝“苦和涩”的味道呢?我表示怀疑。

3 条评论:

Cetana 说...

如果瑜伽师被认为过的是一种非主流的另类的生活,那我更赞同其是在过一种更有品位的生活,在尘世间。
只要我们是在尘世间,我们就逃不脱尘事。我们都在试图过一种我们自认为更有品位的生活。
尘事,似乎更易于让我们品味这六种味道。即便是苦和涩是否就是“苦和涩”?某种程度上它有些类似黑白图象――相对于有色彩的图象,它可以同时被感知或形容为:单薄的、无生气的、枯燥乏味的…,反之却是:有力量有深度的、更具表现力的、层次更丰富的…。
所以,味道也许只是尘事的一种表象。
瑜伽大概就是教会瑜伽师如何品味个中味道(学习感官“用法”)的独道法门吧。

Shan 说...

请谈一下“弃绝”。可以么?

Yama 说...

弃绝就是不执著自己活动的结果, 不以享受者自居.一个弃绝的人是不以个人的满足和物质的享乐作为生命的目标的. 居里夫人把她一生的研究成果公诸世人,就是一个例子.